桑粕篇 任荣荣六论中国黄金桑产业

2020-07-09 15:39 王建力 中国发展报道网

桑科植物的“活死人,肉白骨”现象

桑科的桑属、榕属等属内树种有一种奇象,这就是中国中医上讲的“活死人,肉白骨”奇观!福建泉州开元寺的唐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其间遭受雷劫,将一树从头到脚劈为三片,当时满树枯黑而亡,谁知未几时,枯焦之树片又活了,皮孔开张,新芽爆出,成枝散叶,死而复生,残片不但未死,未几年自我修复又成高大绿树,这是否“活死人之奇象”!有些山上发生了森林火灾过后是一片枯焦,生气全无。谁知不久,过去被烧毁的桑桩上又出现芽苞很快长出枝叶,毋须几年又成了枝繁叶茂的桑树。

长江三峡水库消落带,半年为“海”,半年成陆地,位于重庆开州的沧海桑田工程由此证明,大水淹没桑树顶半年之久,水退后呈现一片枯亡的桑林,谁知不到半月,枯桑复活,芽苞满发,开枝散叶,花开满树,四五月份,桑椹又长满枝头,此种奇观,引来国内外不少游客赞叹!又是一种“活死人(树)”的奇观!“至于肉白骨”奇观更是屡见不鲜。桑农每年平茬修枝,只剩主杆,平茬后,桑树立即开始自我修复,伤口处溢出白色树液,伤口很快愈合,细胞加速分裂又形成了修复体,特别是一些大桑树修枝留下的伤口,木质部全显现,可是几年后伤口几乎看不出痕迹。典型的“肉白骨”功能!对于其他科属树种,这种“活死人,肉白骨”功能则少见。

历来养蚕是种桑的主要目标。古人称其为天虫(其实指野蚕)一条蚕从卵孵化成幼蚁,到成虫体重5克左右,它的生命周期约25天,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蛋白质为主营养,以后结茧吐丝长度超过1000米,蚕丝基本上就是以丝蛋白组成。它吃了多少桑叶呢?累计就是25克到30克桑叶,也就是讲一辈子的食料桑叶,只相当于它吐丝前体重的5-6倍!新鲜桑叶的含水量约为70%,换算成干桑叶7.5克~9克。仅是临吐丝前体重的两倍左右。由此我们不得惊讶桑叶中营养是何等的奇妙,功能是何等的巨大。蚕专食桑叶,其它植物叶子基本不能替代,只有桑叶内含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蚕的正常生长发育,在洁净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蚕病基本没有。一直拥有健康的肌体,维持着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遍观世间,我们人类再精明再会算计食品营养,也做不到这点,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目前一个青年人或是老年人,一年所消耗的食品则是自身体重约20倍。如果我们能以大自然为师,深入研究,弄清例如桑叶和蚕之间的食物代谢机理,恐怕全世界就永远不会存在粮食危机。全世界也不会担心超过人类总数若干倍的营养功能饲料危机。

人类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动物群体。现代人们常讲,中国又从吃饱要进步到吃得好,吃不饱人会感到饥饿难受,那么吃的好又是什么概念呢?是否需有鱼有肉就算吃得好呢?我认为只有一个标准,吃得好就是以身心愉快健康地生长发育,正常的开展生命活动顺利完成一生的生命周期过程,包括正常的繁衍后代。人类如此,动物亦如此,如果我们六畜动物的饲料,其营养是高蛋白全价饲料,消化率、吸收率很高,料肉蛋白比率降低,产品质量高,口感又好的饲料则岂非全国饲养业饲料研制的方向呢?社会上养殖饲料生长激素、抗生素等滥用,则自欺欺人,还祸害消费者的健康,何谈吃得好?

药食饲同源的历史依据

桑树作为药食饲同源的历史依据文献众多,中国历朝历代一直在验证,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提高了认识。从人类祖先还处于演化初级阶级始,基本食物是以植物作为唯一食物,以植物茎、叶、花、果、种子果腹,后来方才出现草本、杂食和食肉动物,形成系统的金字塔食物链,人类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位置。人类演化成人类社会,逐步形成狩猎转为家养动物的社会。又逐步形成了相关的专门系统社会,即农业社会和以动物养畜的游牧业社会。许多植物也逐步被人类认识进而分为食饲同源植物,最后又确定了药食饲同源植物大类。

作为药食饲同源植物,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期间“火”的发现则是一个大文明时代的开始,这是对太阳能的利用,从而使人类基本上脱离了生食的生活方式。发明熟食,实际上也就是物理和化学的启蒙。对药食饲植物的进一步分类和筛选。逐步形成了各种系统。最后演变了今天各种学科的系统论观点。这就是人能从动物界中逐步成为智者人类社会的过程。

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很多,但作为药食饲同源的植物并不多,它要几个条件必须具备,一是必须面广量大、速生丰产;二是必须是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要高,且具有提高人和动物免疫系统功能所需要的相应生命物质和有益的微量金属元素,三是作为饲料            要价廉物美,同时还能提高人和动物对其吸收率和转化率。四是能解决中国的蛋白质饲料缺口,对生产者、经营者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根据上述四大要求,再分析细述:

1、桑树在中国分布范围极广,涉及国土的东西南北中,气候极度干燥的西北荒漠草原区有其分布,如新疆吐鲁番地区有名的五道林带,最外围的就是桑树,作为头等的防风固沙树种,甚至到南疆的和田,都有成片的桑林。西藏雅鲁藏布江海拔3000米也有分布,灵芝市邦纳乡镇有树干直径近8米的桑树王。在东北旱寒并存的科尔沁沙地有天然的沙丘桑林,其桑种单独命名为响海桑。在内蒙人工栽培的饲料桑林成片面积有超过几百公顷。至于中国东、中和南部自古以来就是蚕桑产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更是普遍分布有人工桑林。无论南北东西中的桑树,均属于速生丰产树种,生物质产量30~60吨/公顷,含蛋白质2.25吨/公顷。甚至比大豆高2倍!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蚕桑界非常重视研究桑树中的生命必需之营养物质种类和含量,现在已知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已达384种,人们比较关注的是蛋白质、脂肪和淀粉三大类营养物质,但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生命营养物质普遍存在着多糖、黄酮类、生物碱(如JND)、茶多酚、多种维生素和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而这些物质正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作为天虫的蚕,为什么食桑叶可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以上所述的物质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桑叶可作为蚕的全价饲料(不需要添加其他饲料)二是能顺利完成蚕虫的生命周期,说明桑叶为蚕体免疫系统提供了所需所有营养物质。

桑树作为有史以来的药食饲同源植物,古人用它来作为药用的范围很广,古代社会也有瘟疫爆发,古人则将其作为抗瘟药材,将野菊花、夏枯草和桑枝叶捆扎在一起丢入饮水井中,供村民饮用,瘟疫不久消逝。当代中国发生过非典瘟疫,庚子年(2020年)的新冠疫情,桑树都在抗疫中得到普遍应用。

中医界中对桑有“无桑不开药”之说。似乎桑能治百病!为此,我们查阅了历代的本草纲目类文献,结果统计出来令人吃惊,居然可治172种病!几乎包括现在大医院的各类科目,如五官科的中耳炎、眼膜炎、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等等;皮肤科的皮类瘙痒病,皮肤过敏症等。消化系统中的慢性急性肠胃炎等,更为不可思议的居然还能治疗骨科之疾患,如骨质疏松,严重如骨折等,至于伤风感冒等小病也有特殊效果。

由此,我猜想也许桑树中内含的物质,有综合性的免疫功能。因为科学试验的需要,我利用桑叶粉饲养猪、牛、羊、鸡、鸭、鹅等动物多年,重庆开州基地主要试验桑叶粉作为鸡饲料的主要添加剂。饲养过程中,当地畜牧局专门派员来试验场现场测试鸡的抗性,结果抗性指标皆为优良。当年在北京养殖牲畜时,当地畜牧防疫也曾几次突击测试,抗性指标也全部优良。这都说明饲用桑叶可以增强家畜家禽的防疫抗疫能力。

3、无论在北京大兴县的试验还是在重庆开州做的试验,用鲜桑叶或发酵桑叶或桑粕作为替代豆粕的饲料,饲养场基本没有臭味,消化率、吸收率均优于豆粕,基本上达到80%-90%;畜类禽类的适口性很好。桑饲料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对一些重金属有解毒泄毒功效,用桑作为饲料养殖猪、鸡、羊,其体内重金属含量大大降低,详见下表1:

表1以桑为饲料的主要牲畜内类重金属含量与非桑饲料相比减少的比例(单位:%)

项目 单位 猪肉 鸡蛋 鸡肉 羊肉 比限定值

总体评价

无机砷 mg/kg -93.4% -100.00% 未检出 -92.20% -95.20%
mg/kg -82.00% -70.00% -70.00% -82.00% -76.00%
总汞 mg/kg -97.00% -97.87% -97.86% -97.60% -97.58%
mg/kg -95.80% -98.62% -98.62% -96.00% -97.26%
mg/kg -84.60% -97.00% -97.00% -82.60% -90.30%
mg/kg -75.00% -62.00% -62.00% -64.00% -65.75%

4. 生产桑粕的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桑树是药食饲同源植物。有些药性成分,并不是越高越多越好,过去无论鸡、牛、羊和猪的饲料中,桑饲料都规定有控制比例,绝对不能超过控制线,这是我们十多年连续饲养试验中得到的数据。中国每年进口八九千万吨大豆,从安全角度看,当然是自力更生最好。但是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已经无法解决这么大量的大豆种植面积。目前只能靠进口,可以讲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能否把桑叶中的药性物质分离提取成为生产保健食品的原料,而将桑叶中的蛋白质固定在桑叶中,成为可以替代豆粕的新资源蛋白食品和高质量的蛋白饲料,同时将桑叶中的其他营养物质层利用系统论方法保留相应的比例,以及生产过程中将膳食纤维质量提高,从数量上质量上一举替代豆粕甚至超过豆粕,基本可以解决中国蛋白饲料之困难。经过几年的反复研究实践,我们取得了成功,并且申请了发明专利。我们正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扩大社会推广试验。

在当今中国历史上为了发展蚕桑产业至少还保存着133万公顷左右的桑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桑田的桑叶利用率很低,大部分都浪费了。根据我们近20年来的研究实践,133万公顷桑树,约可生产平均每年1500万吨上下的干叶,亦即可加工生产成桑粕数量  1500万吨!按3000元一吨计,则产值就是450亿人民币,相当于减少进口豆粕1500万吨,按农村弱势家庭劳力计算每家每年2.2万元收入,(相当于10亩地)就相当于解决农村弱势劳力达1000万人就业致富。

全国再有计划地发展到两亿亩(约1333万公顷),则中国畜牧业缺口的所有高蛋白饲料全部可望自给!农村的扶贫致富也可达可持续稳定的态势,发展桑林毋须农田,广阔的荒漠、荒山荒地、水库消落带就拥有数千万公顷,取其一部分就可以解决,全国畜牧食品的安全也就有了彻底的保障。

在生产桑粕的过程中,我们将获得大量的桑树浓缩液。浓缩液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但黄酮类、多糖类、经济效益更大,可以单独作为消炎解毒特效药。更可以作为多种药物药剂的原材料。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专门加以论述介绍给读者。(任荣荣/文)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